“上海科技精英”朱为宏:化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自然科学-全球快报
朱为宏(右一)与学生在实验室 赵仲弈 摄
中新网上海11月17日电 (记者 郑莹莹)“化学,英文chemistry,有个try(尝试),可以说化学离不开‘尝试’,属于实验性很强的学科。”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新近在受访时说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朱为宏近日获评“上海市科技精英”。他说,化学是一门“中心”科学,它极大地推动了材料、能源、环境、制药、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。
他经常跟学生说,不管你将来是做新材料、制药、精细化学品,还是做生命科学研究,首先要把化学的基础打牢。
朱为宏(左一)与学生在实验室 赵仲弈 摄
朱为宏就是学化学出身的。1992年,他从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,来到南开大学继续攻读化学系硕士;1995年,他来到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攻读博士。
在受访中,他感叹与华东理工大学也结缘27年了,现在往回看,发现有的工作刚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想,做了一些以后再返回去总结、思考,再沿着方向继续深入,可能就形成了今天的一些科研成果。
他研究精细化工,长期从事光敏化学产品工程领域研究。比如,他研究光敏产品核心技术,推动“变色行业”的产业发展,包括荧光传感、高端防伪技术、变色眼镜、变色玻璃等光致变色产业链的突破。他已发表Nature(《自然》)等SCI收录的论文330余篇,其中先后有49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。
朱为宏主攻的是基础科学研究,在他看来,只有取得基础研究的突破,才有高性能的产品,“要提升产业化应用性能,要从源头——基础研究上去突破,在‘从0到1’这个阶段突破,基础研究是所有技术问题的‘总机关’。高端产业化应用与基础研究密不可分。”
他举了个例子,比如在材料上,有时候性能不够优越,是因为可调控的(分子)有限,如果从分子源头创新,在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,可能一下子就把瓶颈突破了。
对于自己的光敏产品研究,他这么总结:“光之所致,超越所见”。他解释,“光之所致”指的是光的非接触快速响应;“超越所见”指的是团队希望在功能上予以突破。(完)
责任编辑: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