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智能 >

互联网产品变现,人们为何不买账?

来源: 今晚报 时间: 2022-11-10 08:13:38

自互联网进入公众生活以来,因其开放性和普惠性迅速普及,受到了大众的欢迎,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产品迅猛发展,成为普通人生活的必需品。然而,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近年来,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有所转变,大量的互联网产品走上了商业变现之路,收费性和逐利性渐渐显露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当前,人们在网上看影视剧、听音乐需要付费;在一些平台,浏览新闻也要选择付费订阅模式、下载论文要按页数收费;使用一些软件的功能,需要额外支付会员费和特许费……在移动应用商城,大量的App开启了付费制和会员制,网民即使不使用任何功能,也要先交上一笔“过路费”,成为会员后才能看清楚软件到底有什么功能,等到明确这款软件并无实际价值后,已经白白交上了一笔“学费”,而且无法退费。

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开始收费时,公众怀念那个“免费、开放、普惠”的互联网初始年代。而且,并非任何互联网产品都是从免费走向收费,更有一些互联网产品从收费走向了免费,例如杀毒软件。当互联网资本着急商业变现时,不少网民表示将弃用相关产品,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产品面临着客户流失的风险。当前,互联网产品的经营者有必要思考收费制一定就是好的商业模式吗?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?对公众来说,他们并不反对一些产品实行收费模式,关键是收费之后要提供优质的服务,才能留住客户,让产品发展壮大。

会议软件收费被指“操之过急”

10月31日,腾讯会议宣布开始对个人会员收费,而且只有包月收费模式,最低为连续包月,每月25元,单次包月则每月收费30元。当前,受新冠疫情影响,大量职场人士通过该软件远程办公,还有不少中小学校通过这款软件进行线上教学,其突然转为收费模式,立即引发了公众的热议,并登上了新闻热搜。

业内人士反映,不仅腾讯会议转为收费模式,钉钉和飞书等远程会议、办公软件也逐步开始收费。这意味着,在该领域,免费的模式已经结束了。

然而,更多网友跟帖评论称,在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下,远程办公软件不顾公众需求,急于收费变现,实在“吃相难看”,是在“割韭菜”。甚至有人忧虑以后可能会有学生因交不起会员费而无法上网课,或有员工因交不起会员费而无法远程办公。

在会议软件开启会员收费前,已有服务质量问题被曝光。

本市南开区居民郑女士,今年一直在使用会议软件协助办公。据她透露,她所在的单位人员较多,往往一场会议的参会者能超过50人,时长近两个小时。最近,她发现自己常用的自动会议纪要功能只能限免使用10分钟,这意味着她不能将整场会议的对话一键转录成文字查看,给她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。

根据该会议软件经营方发布的通知,9月15日起,联席主持人、自动会议纪要和字幕功能已经结束限免。如果用户想要继续使用上述功能,需要以每月30元的价格开通会议会员。此外,会员版还可以享受1080p高清画质、20G的云录制空间等增值服务。而在此之前,这些服务均免费供用户使用。

在郑女士看来,实行每月30元会员费,不可以按使用次数付费,其实并不划算。“那些一个月才用一两次会议软件的职场人,付费成为会员就完全没有性价比了”。

同时,在评论区,记者发现,一些网友针对会议软件近期收费的做法表达不满,提及较多的是另一负面事件。近期,河南省某地中学教师上网课后意外去世。知情人士称,在这位教师此前的网课上,有人恶意破坏网课纪律,通过语音辱骂、共享屏幕干扰课件投屏等多种方式干扰直播。这些入侵加网暴的行为,使老师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,不堪重负后突遭意外。类似的“网课入侵”事件,今年各地多有发生,给线上教学造成了不良的影响。网友希望软件运营者能够担负起自身的责任,既然提供了服务,就要保证课堂的安全和稳定。

更多的网友理性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,他们认为,不反对会议软件收费,但当前应该先提高服务质量,至少能保障网课参与者的安全和健康,在根源上杜绝网课入侵、网课爆破等负面事件。接下来,即使无法避免收费,也应做到收费与服务相匹配,让更多的职场人和中小学生们感受到购买的服务物有所值。

付费会员制频遭投诉

会议软件开启收费,只是互联网收费时代的一个缩影。在互联网产品普及、人人都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信号的今天,开始收费的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多。河西区网民张嘉皓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。

前几天,他看到某演员获奖的消息,得知该演员参演了多部正能量电视剧,于是就想在网络平台上欣赏这部电视剧。让他感到意外的是,他打开相关链接,发现该剧虽然已上映了近两年,但现在依然还要付费观看,只有交钱成了VIP会员才能看第三集以后的内容。这种收费模式,让张嘉皓感到非常不满,“这部剧是脱贫攻坚主题的电视剧,又不是商业片、偶像片、流量剧,有收费的必要吗?”

静下心来的他,开始梳理现在的网络开支,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缴纳各种互联网平台的会员费。他付费成为某音乐平台的会员,也注册成为某共享单车平台的会员,每个月都要缴费近50元。除此以外,在工作中,他还付费成为某绘图软件和某办公软件的会员,每个月也开支近200元。闲暇时,他还要在网络平台观看海外篮球、足球、赛车等比赛直播,这些也需要缴纳费用。

然而,能成为这么多家网站的付费会员,并未让张嘉皓感到舒心和方便,反而让他越来越不满。半年前,他发现以自己会员账号登录某网络平台,某酒店房间的标价是298元;而以游客身份登录该平台时,酒店房间标价却变成了268元。也就是说,自己的这个会员身份反而成了平台杀熟的对象。

在另一家音乐付费平台,让他非常郁闷的是“自动续费”功能。本来,他成为会员只想听几位熟悉歌手的歌,一两个月过去,这些歌曲就全部欣赏过了,后来就再没有登录过该平台。然而,两个月过去,当他查询账单时才发现平台仍在悄悄扣费。最终,他在拨打客服电话,多次到相关部门投诉后,才最终关闭了该平台的“自动续费”功能。

张嘉皓还遭遇过被“割韭菜”、交“智商税”这类事情。一次,在某资讯平台浏览财经新闻时,他发现一些新闻稿件只发布很少一部分,后面的部分需要他付费后才能解锁。当时,读到一半的他非常想了解文章的后半部分内容,就付费成为季度会员。然而,此后他发现这家财经资讯平台的稿件并无深度和启发性,甚至发布一些错误和道听途说的消息,与自己的付费选择根本不对等。想来想去,他要求退费。可经营方宣称资讯的付费概不退还。在维权群里,张嘉皓得知这家资讯平台每隔3个月就变换一次平台和马甲,开通付费订阅,诱导不知真相的网民缴费。他们也不期待回头客,纯粹就是割初学者的“韭菜”,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收网民的“智商税”。

一次,张嘉皓想在网络平台上寻找兼职工作。在移动商城上,他发现有很多针对灵活就业者的招聘App。下载其中的两款软件后他发现,这些软件都需要付费成为注册会员,才能查询、浏览用工方发布的信息,而且,要获得用工方的联系方式,还要额外付费。在付出了几十元的会员费和信息费后,张嘉皓发现这两家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非常少而且多为虚假信息,这让他非常后悔。从此以后,他再也不下载一些收费、会员制的移动应用软件了。

在现实市场中,会员制、VIP卡意味客户可以获得商家的优质服务,这种线下的运营模式让市民形成了惯性思维:付费成为会员,就可以获得低廉的价格和商家的贵宾服务。在互联网上,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了客户的这种心理,却走偏了道路。他们用收费的模式锁定用户,却并不提供优质的服务,甚至为后期的隐藏自动续费、大数据杀熟提供通道。这样的付费会员制网络平台,必然被网民发现并投诉,也将被网民们所抛弃。

期待收费后能有优质服务

当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产品开始收费,而服务质量又参差不齐时,付费会员制就变成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心理博弈。商家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,不提供试用产品,直接要求客户付费;或者不能按次付费,只能包月交费。消费者为了避免遭遇低质量的服务,就倾向于选择按次交费,或者先试用再考虑成为付费会员。两者的博弈,推动着互联网产品的发展,那些只收费而不提供相匹配服务的网站,已在市场的运行中走向了没落,甚至直接被淘汰。

相亲网站就是其中的一例。据了解,在鼎盛时期,国内有多家相亲网站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;然而,一些相亲网站在后期却变成了付费会员制,而且在收取了客户高额费用后并没有提供优质服务,未解决会员的“脱单”需求。最终,这些网站成为各地消协集中受理的投诉对象。现在,相关网站已在资本市场退市,多家网站被合并后悄悄退出了互联网。

熟悉互联网发展历程、曾经使用过付费邮箱的网民也许记得,在初期邮箱免费时期,有一家263的网站开启了网络邮箱收费服务;然而不久之后,该网站的客户流失率达到了97%以上,再过一段时间,该网站彻底退出了市场,被消费者抛弃。在这些互联网产品的发展过程中,选择收费模式几乎都导致了产品的没落,应该引起运行商足够的警惕和反思。

当前,会议软件的收费,以及更多互联网产品选择收费模式,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性和变现需求,但最终能让产品持续发展的绝不是短期的利润,而是让收费和服务对等,满足消费者“花钱有所值”的心理诉求。只要消费者觉得“值”,“该不该收费”自然就不是疑问了。

责任编辑:

标签: